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徐小湛的博客

高等数学课件、函数图形动画、数学软件应用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抗震专家指点 家住超高层强震来临咋办?  

2008-05-17 11:44:35|  分类: 汶川地震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焦点广州房地产网 gz.focus.cn 2008年05月16日  南方都市报 田静雯

转自 http://gz.focus.cn/news/2008-05-16/472306.html

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强震,成为5月中国的关键词。汶川,成为了5月中国最被关注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们为不能亲赴前线救灾而感到不安和羞愧,除了在后方给灾区捐钱捐物外,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吗?我们想,要居安思危,要防患于未然,要先掌握地震等灾难的自救措施,一旦灾难来临,我们能够自救在先,让亲人、朋友们少一份担心。从现在开始,让我们这群活在都市空中的人,从自己做起,学会自救,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灾难。

  框架结构住宅防震无须忧虑

  小时候,看到建新房的时候,总有疑问———“房子是在地面上盖的,为何还要打桩,从地下建起呢”?这个最天真的迷惑,却是房屋抗震最关键的因素。

  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发生7.8级的地震,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,那些被掩埋在建筑物倒塌后废墟中的亡魂,再次引发我们对于建筑物抗震性的关注。其实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,国内建筑防震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,特别是城市内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设计。

  国内沿海地震活跃地带,国家要求建筑物抗震要在7.2级以上。在珠三角一带,一般住宅或公共设施抗震等级在6.8级。国家对于建筑物抗震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,在报建项目的时候,建设单位要委托设计院做出结构计算图,设计院按照地震局对于建筑防震要求规范设计完成后,交由当地建设局、质量检查站和安全检查站进行审查。

  砖混结构遇强震易塌

  由华南理工大学工业与农用建筑专业,现任职于广州卓达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李力怡说,此次汶川地震多数坍塌的都是砖混、砖木结构的房屋。该类结构的建筑地基深度不够,砖混结构的墙体虽然垂直受力性强,但对于横向力量的冲击抵抗就相对弱,特别是运用该类结构建设的教室,人数多,承受的重力本来就大,一旦遭遇侧向或横向力的冲击,很可能会坍塌。

  这次地震,成都离震中只有92公里的距离,相当于广州与东莞之间的距离,地震时也感受到了强烈的晃动,甚至有建筑物保持了长达5分钟的摇晃,但最终倒塌的建筑物却基本没有。

  框架住宅防震性强

  李力怡说,建筑物抗震性的高低主要就是取决于建筑结构。目前,大城市的高层建筑,不管是住宅还是办公楼,基本采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建设。该类建筑结构,从基础一直到楼主体,都是框架或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支撑的,从材料使用和力学角度计算,牢固性强。目前大型建筑物如上海的东方明珠、广州在建的电视塔等都是采用该类结构建设的。虽然采用框架结构会使得建筑成本上升,但生命财产却可以得到保障。

  对于住在“手可摘星辰”的危危高楼之上的人来说,不必太担心强震来了,高处不生寒的处境。看看这次成都高楼有惊无险的场面,想必大家对目前国内建筑抗震性能有一定的了解,心里也会微微放宽些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54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